五大任务·东乌答卷丨东乌珠穆沁旗:“3+2”产业模式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4-17 16:13

“我家乌珠穆沁种公羊在首届乌珠穆沁羊拍卖会上以3.1万元的高价售出,这充分说明了注重品种选育为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我对选育乌珠穆沁种公羊有了更大的信心。”东乌旗额吉淖尔镇赛音乌苏嘎查牧民阿·格日乐图望着自家膘肥体壮的羊群,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依托资源禀赋,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在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着力探索出“3+2”畜牧业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东乌珠穆沁旗委书记兴安:东乌珠穆沁旗是名副其实的牧业大旗,具有打造绿色畜产品供应基地、做强做优现代畜牧业的良好条件。东乌珠穆沁旗将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推进肉羊、肉牛、饲草三大优势产业和马产业、传统奶制品两大特色产业,着重做好“乌珠穆沁羊”品牌打造和良种肉牛产业培育,围绕良种繁育、科学饲养、育成育肥、精深加工等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

  重点发展优质肉羊产业

  全力打造“原种场+扩繁场+核心群+标准化畜群”乌珠穆沁羊四级联合繁育体系,着力抓好种业提升工作,乌珠穆沁羊实现提纯复壮,品牌效益逐年扩大,羊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PEOP)评审获批,东乌旗获得“乌珠穆沁羊国家生态原产地”荣誉称号。据统计,目前全旗建成乌珠穆沁羊国家级保种场1处、培育乌珠穆沁羊扩繁群21处、核心群290群、标准化畜群2600群、多脊椎乌珠穆沁羊核心群2群,培育合格家庭牧场334家,建成500平米“乌珠穆沁羊展厅”一处。2021年,乌珠穆沁羊原种场羊非免疫布病无疫小区通过现场评审,成为全国第一批、全区首个通过羊布病无疫小区评估的企业。同时,东乌旗借助“锡林郭勒草原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带动效应,通过举办大型“乌羊节”、“美食节”、推介会、产业论坛等活动,助推“畜牧业+”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品牌效应和品种价值,在增加牧民收入、提高产品知名度、打造全产业链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效。

  大力发展优质肉牛产业

  认真落实“减羊增牛”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宜牛则牛、宜羊则羊”的原则,通过“引进、扩繁、冷配”的模式,加快推进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高端肉牛养殖规模居全盟前列,全旗有冷配站点82处,完成肉牛冷配11197头,引进调剂良种肉牛1670头,更新种公牛774头。

  科学发展现代饲草产业

  探索建立全旗西部、北部、东部抗灾应急储草基地,进一步完善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业,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种植优质牧草5.67万亩,总产量2.61万吨,全旗打储草牧草产量41.23万吨。

  积极发展特色马产业

  巩固完善蒙古马保种场,坚持对蒙古马保种核心群和乌珠穆沁马家系保种群开展年检工作,全旗有保种场1处、家系试点8群、核心群30群;重点打造“黄骠马”品牌,搭建了“合作社+企业+专业户+牲畜交易市场”运营模式,通过以奖代补建立保种基地3处、核心群30群。

  加快发展特色奶产业

  积极扶持传统奶制品家庭式作坊和乳肉兼用型奶牛家庭牧场,总投资1100万元建设民族传统产业创新创业园,拥有2条SC标准化生产加工线的奶食品加工生产车间,主要加工制成奶酪、奶豆腐、黄油等产品,年生产加工能力达600余吨,202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达1500万元,使东乌珠穆沁旗奶制品生产走向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进一步提高了全旗奶制品服务品质及形象,打造了东乌旗民族传统产品品牌。

  征程风云激荡,奋斗矢志不渝。东乌珠穆沁旗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按照“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水平、强化品牌建设”的思路,增加优质绿色畜产品供给,着力打造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东乌旗贡献。 

来源:东乌珠穆沁旗

上一篇:

下一篇: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