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东乌珠穆沁旗召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1-03-10 11:26 浏览次数:
  3月9日下午,东乌珠穆沁旗召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新闻发布会。旗委宣传部、农科局、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和各苏木镇宣传干事参加了会议。
  会上,旗农科局新闻发言人详细介绍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举措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据悉,2019年12月18日,中央农办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确定了115个旗县(市、区)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我旗和伊金霍洛旗、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地区入围的三个试点单位,试点期为2年,自批复日至2021年12月底结束。作为全国试点单位,我旗积极响应、先行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通过全旗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突出成绩。2021年1月14—15日自治区农牧厅农村牧区合作经济指导处二级调研员张宏生一行深入我旗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组通过与旗委农牧办、旗委组织部、旗委宣传部、旗委政法委、民政局、司法局等乡村治理领导小组牵头部门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建设情况,实地调研走访嘎查级、镇级乡村治理示范点,详细了解东乌珠穆沁旗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成效、经验做法、特色亮点等情况,肯定了我旗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认为我旗高度重视,成功打造了“综治乌日特”、“党员中心户”、“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基层治理的“地方特色品牌”。
  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就全旗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开展以来,一些好的典型经验做法的提炼总结、复制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交流,旗农科局新闻发言人对参会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记者问: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核心是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那么,在我旗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哪些好的典型经验做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并发挥成了示范引领作用?
  发言人答:我旗按照关于“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典型案例经验”的要求,先后孕育出“党员中心户”、“综治乌日特”、“三务公开”、“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基层治理“地方特色品牌”,为实现牧区有效治理贡献着“东乌经验”。
   记者问:那您能再详细介绍一下这四个典型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吗?
   发言人答:发挥“党员中心户”引领作用——我旗作为“党员中心户”发源地,针对牧区点多、面广、线长以及基层乡村治理力量薄弱的实际,以每个党员中心户辐射半径18公里左右为服务区域,采取化整为零、长线组织、短线管理的方式,通过在每个嘎查设置4-5个党员中心户,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员服务。该模式从最初在全旗范围进行推广到全盟各旗县学习东乌经验,如今,已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
  发挥“综治乌日特”服务作用——结合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管理战线长的实际,不断创新基层乡村治理模式,在草原110群防群治体系、“党员中心户”和苏木镇综治中心建设基础上,探索建立综治乌日特(驿站)“9216”工作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让牧民“小事不出嘎查、大事不出苏木镇”。2018年9月全盟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在我旗举行,该工作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牧民群众认可并在全盟范围内进行推广。特别是在2020年春节期间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综治乌日特设立牧区区域385处防控监测站,有效筑牢了牧区基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并于2020年,收录在自治区党委农牧办、自治区农牧厅出版的《内蒙古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020)》中,进行推广。
  发挥“三务公开”监督作用——2020年以来,我旗深入开展“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攻坚年”活动,结合全区纪检监察系统“精准监督年”活动相关部署要求,以推进“三务”公开工作提档升级为突破口,着力创新“三务”公开方式,在做好公开栏、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传统公开方式的基础上,以乌里雅斯太镇作为试点,积极探索“三务公开+网络直播”模式,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该镇12个嘎查通过网络直播模式进行三务公开,受众人群达到5000多人。与常规公开方式相比,网络直播更直观、更及时,能够实时互动交流,便于现场质询、答疑解惑,有效提升了牧民群众的参与度,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该方式在全盟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推进会暨基层“三务”公开现场会上给予了表扬和认可。目前,全旗10个苏木镇(场)、62个嘎查、16个社区和45个旗直单位完成了“三务”公开网络平台链接,已线上公布“三务”公开信息1万余条。
  发挥“村规民约”带动作用——我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教育引导、约束惩戒作用,规范管理牧民群众的行为、改变基层社会的旧俗劣习。制定“村规民约”考评奖惩制度,成立执行情况监督考评委员会,利用“互联网+村规民约”的方式,经常性开展检查督导工作。大力开展算账理财活动,为牧民群众算“经济账、生活账”,有效转变牧民群众生产观念。该苏木“村规民约”经验已在全旗62个嘎查内进行学习推广。总之,我们将倍加珍惜此次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机遇,结合我旗实际,突出特点,提炼出更多适合边境牧区特色经验做法,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来源:东乌旗宣传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