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东乌旗满都宝力格镇召开新闻发布会,满都宝力格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发言人任晓东就满都宝力格镇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加快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因地制宜落实“减羊增牛”战略,2017年以来引进优质良种肉牛3724头(其中安格斯牛2831头、西门塔尔牛861头、海福特牛32头),2021年夏季牧业普查中牛的存栏量达1.98万头,畜群结构得到优化,畜牧业效益及牧民收入稳步提高,五年来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加5.2%,牧区人均收入位居全区牧业苏木镇第一位。选育扩繁优良品种方面。巩固乌珠穆沁羊标准化畜群达196群、总数超过15万只,乌珠穆沁白山羊保护核心群5户,小畜改良率达到99%。种公羊经营专业户5户,集中管理种公羊头数达3000头只,现有肉牛核心群4群、繁育母牛560头,鉴定合格良种犊牛115头;建立蒙古马保种核心群4群,保种蒙古马200匹,蒙古马家系保种群1群、保种蒙古马20匹。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方面。累计建设津京风沙源治理项目10700平方米暖棚、4600平方米储草棚;积极提升牧区生活用水质量,在牧区钻井累计247眼,为辖区内牧民、居民安装693台净水设备,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积极申请电力项目,现有通常电牧户41户。大力宣传引导牧区进行“户厕改造”,累计安装173户新型卫生厕所,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组织嘎查防疫员参加盟、旗、镇级业务培训,拓展业务范围,完成口蹄疫、布病等强制免疫工作,免疫密度达到100%,完成山羊痘计划免疫工作,加大疫情监测、流调和疫情排查工作力度,保证疫情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置”。打牢产业振兴基础方面。满都宝力格镇巴彦布日都嘎查作为自治区级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自筹资金68万元新建暖棚、储草棚,申请上级资金69万元建设办公室,为打造良种肉牛基地夯实基础;陶森淖尔嘎查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50万元(其中投入300万元购买177头安格斯基础母牛,投入150万建设1500平方米标准化牛舍、271平米防疫室、配种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齐全的安格斯牛繁育基地;浩勒宝嘎查申请落地基层党组织扶持壮大发展嘎查集体经济资金125万元,其中使用76.2万元用于购置44头安格斯肉牛,使用43万元用新建办公用房80平方米、标准化暖棚500平方米、防疫室10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验收完毕并投入使用。
记者问:
您好,请问满都宝力格镇在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下一步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发言人答:
发展现代畜牧方面。一是做好良种肉牛引进工作,打造满都宝拉格嘎查、巴彦布日都嘎查良种肉牛养殖基地;规范检验检疫管理,积极拓宽肉牛销售渠道。二是进一步加强乌珠穆沁羊和乌珠穆沁白山羊的品种资源保护和选育繁育工作。三是做精做细马产业,鼓励马产业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支持马文化摄影、马奶产品精加工,深度发展马文化。四是加大畜牧业机械推广普及力度,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防灾抗灾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一是推动产业振兴,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二是做好人才振兴,吸引外出牧民返乡创业,吸引大学生扎根牧区,壮大牧区人才队伍力量。三是发展文化振兴,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组合为牧区文化建设联合体,提升文化传播效应。四是加大生态振兴,以东乌珠穆沁旗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项目(国家试点)为切入点,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申请鲁哈沙地退化草原修复项目,全面落实生态建设、河湖长制、林草长制。五是深化组织振兴。拓宽嘎查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充分运用“生态+”“旅游+”“互联网+”等模式,主导产业经营,转化资源优势,增加集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