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东乌旗召开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新闻发布会。旗工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全旗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以来东乌旗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保障全旗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目前全旗22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生产,截至9月末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4.91亿元,同比增长10%。
全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底圆满完成工业企业3年节能技改计划,总投资2984.45万元,每年节能降耗约3440吨标准煤。积极推进有色金属冶炼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畜产品企业经营模式,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座谈会、组织食品工业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向企业解读绿色工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升企业认识和扩大知晓率,今年成功申报3户绿色工厂,打破了全旗绿色工厂零的突破。持续深入开展“进企业、送政策、优服务”和“遍访企业”活动,积极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申报工作,目前全旗有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答记者问:下一步,我们将如何立足产业优势和实际情况,壮大提升全旗工业经济?
发言人答: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现有的工业产业布局,围绕“两个基地”,坚持调整结构、创新驱动、品牌推进、绿色安全的原则,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提质增效,合理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畜产品加工业改造升级。充分发挥我旗草原畜牧业优势,进一步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注重在畜产品加工上精耕细作,引导企业提高品牌化发展意识。强化牛羊肉产品产业发展,紧盯高端市场需求,提高精深加工、延伸加工、技术研发、开拓市场和营销流通能力,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并逐步改变同质化生产加工运营现状,推动实现加工生产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整体壮大。立足现有的肉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生物制品等产业基础,引进和扶持企业开发生产工艺先进、加工环节精细、销售环节高端的绿色、有机、特色草原肉食品、奶食品、保健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实现优质优价。
二是有色金属产业巩固提升。坚持节能降耗、减排降碳的约束条件,大力支持矿山企业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拉长加厚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冶炼升级改造,形成有色金属采-选-冶-加的产业链条。加快推进达赛脱、迪彦钦阿木铅锌银钼矿、乌兰陶勒盖东、1017高地、呼布敦陶勒盖、布彦阿林、都格尔林等多金属矿采选项目建设和投产,并通过口岸优势开发和进口有色金属资源,同步推动有色金属冶炼、精深加工为主的高技术产业链条和配套产业。立足现有石油开发项目,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加快油气产业综合开发步伐,拓展油气产业新的增值空间,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三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把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新兴产业体系。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科学谋划工业固废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尾矿、废石、废渣、粉煤灰和建筑垃圾,发展新型建材工业。根据国家、自治区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属性及发展规律,围绕畜牧生产、矿山采选、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延伸配套服务,努力在现代牧机装备、营养保健产品等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培育增长点。推进额吉淖尔盐场产品多元化发展,围绕额吉淖尔盐场资源,鼓励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提高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产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深度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推动发展工业信息化。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开展电商培训,帮助本土企业特别是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电商运用能力,扩大线上销售渠道,助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分批推进数字化诊断活动,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分批次开展数字化诊断,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优化和管理效能提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依托4G、5G通信基站建设,持续提升城镇、景区、园区、矿山等重点区域的网络覆盖质量,筑牢数字化发展基础。积极推进智慧矿山建设,不断完善矿山现有智能化设备与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VR/AR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提升矿山井下无人作业的覆盖率,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养体系。优化政策环境,密切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入企业一线,全面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惠企政策,确保政策精准有效落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一对一”企业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服务,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协同各相关部门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大精准培育力度,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全面增强全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助力地方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