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旗内要闻

东乌珠穆沁旗:创新对蒙合作模式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发布日期:2021-05-11 16:56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东乌旗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沿边地区和口岸优势,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为目标,以经贸合作为抓手,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创新对蒙合作模式,不断促进和扩大对蒙开放,提升交流层次和水平。
  一、创新对蒙交流合作模式
  一是创新友好合作模式。全面贯彻落实《锡林郭勒盟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蒙俄务实合作意见》《锡林郭勒盟沿边开发开放“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加强与蒙古国东部三省各领域的合作交流。支持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在东乌旗设立代表处,并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援建蒙古国苏赫巴托省额尔敦查干县商务旅游宾馆。与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肯特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双边口岸合作交流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双边警务合作、防火联防、经贸交流、跨境旅游、红十字交流合作等八个方面的具体事项,并确定地方政府半年至少会晤一次,口岸管理部门至少每季度会晤一次,联检单位至少每月会晤一次的协商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中蒙博览会、“3+3”合作会议等对外交流活动,进一步密切与蒙古国东部三省合作往来。
  二是创新民间交往模式。立足“侨乡”优势,通过各类媒体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侨务法律法规的宣传,搭建归侨侨眷民主协商平台,通过免费培训、房租补贴、贴息贷款等形式,大力支持归侨侨眷入驻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商品展销、民间交流,就学就医等形式鼓励双方民间交往,并不断深化与蒙古国东部三省在基础建设、文体、商贸、医疗、教育、畜牧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和互访互学。
  三是创新通关服务模式。创新与蒙古国联检部门会晤磋商机制,定期举办“蒙古国毕其格图口岸与中国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联检联运部门联席会议”,深化双边口岸执法机构的机制化合作。中蒙载货清单实现电子化,落实大宗货物汇总1份报关单申报模式,积极推行“三互”大通关改革,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不断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进口提前申报、智能卡口验放,构建“三个一”通关模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实现常态化,申报进口货物时间缩短为平均1分钟,通关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鼓励企业开展进出口税费保险制度,提升企业抗击国际贸易风险综合能力。
  二、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公路方面,珠恩嘎达布其—乔巴山和珠恩嘎达布其—西乌尔特等跨境公路建设项目已纳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实施意见》,正在积极推进中。G306线珠恩嘎达布其—乌里雅斯太一级公路建成通车。铁路方面,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毕其格图口岸——霍特——乔巴山跨境铁路,已纳入中蒙两国《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重点合作项目清单,跨境铁路过境点已确定。铁路口岸建设项目成功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建成嘎达布其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大连港至贺斯格乌拉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铁路建成通车,锦州港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铁路线完成连接。航空方面,东乌支线机场已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并完成选址、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飞行程序及飞机性能分析报告和应急预案,中国民用航空局出具《关于报送新建内蒙古东乌旗民用机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意见的函》,中央军委审核通过机场建设项目军地协议,机场建设项目预可研已完成所有审批要件。
  三、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
  一是国际物流业。统筹规划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口岸物流资源,不断完善口岸物流园区综合承载力。积极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打通蒙古国—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乌里雅斯太工业园—沿海港口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辐射东北、华北地区的国际物流基地。加强与通辽铁盛集团在铁路、物流方面的合作,积极开展大宗商品仓储配送、加工增值等服务。
  二是跨境旅游业。按照“三带、六区、一核心”的发展布局,着力推进贯穿边境线的“千里边关旅游风景带”“跨境旅游环线”等跨境旅游业发展。依托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旗县级可办理ATA单证册的签证机构,为跨境游、自驾游创造更加便利条件。
  三是跨境电子商务。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综合示范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落实中蒙俄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数字丝绸之路项目,加快推进智慧口岸、智慧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为枢纽的数字丝绸之路。
  四、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
  一是经贸合作方面。积极推进互市贸易区建设,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支持商业银行在乌里雅斯太镇和口岸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与蒙图兑换结算业务。大力扶持外贸产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为外贸企业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根据外经贸专项资金项目的重点支持方向和申报条件,积极为外贸企业争取外经贸专项资金,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和扩大出口的积极性。目前,外经贸注册企业达到132家,18家常年通关。不断扩大矿产品、石油等进口规模和建材、机电、蔬菜、日用消费品的出口比重,进出口货物类别由9种拓展为17种,“十三五”期间,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和货值分别达到595.64万吨和3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6%和77.3%。
  二是人文合作方面。积极与蒙古国东部三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医疗、民族体育、教育教学等领域的互动交流,全旗6所民族中小学与蒙方4所学校成为友好学校,互派中小学足球队开展友谊赛,聘请蒙方足球教练任教,推动学校足球理念和足球水平提升;双方文艺团体不定期进行互访演出,促进文化交流;积极选派蒙医业务骨干赴蒙诊疗,推动医疗合作;开展“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为苏赫巴托省38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全力开展国际人道援助活动。“十三五”期间,互派团队开展文化、旅游、教育、商贸等方面互访合作活动23次,出入境47.7万人次。

  三是警务防火合作方面。按照“以邻为友、平等互惠、协同联动、注重实效”的原则,与蒙古国警察局和制证局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建立涉外重大案(事)件查处、一年一次会晤、外国人管理与服务和联手打击跨国犯罪等一系列合作机制,蒙方对遣送出境的重点人员均采取了限制出境等措施。并把境外人员纳入实有人口管理,落实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管理制度和前台核查制度。与蒙古国苏赫巴托省签署《关于边境地区森林草原防火联防协定》,明确联防责任,建立常态化防火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信息、经验交流,并向苏赫巴托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无偿捐助了部分灭火机和扑火服,积极有效应对境外火情。 

来源:东乌旗宣传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