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东乌旗公安局立足户籍业务入驻旗政务服务大厅这一实际,坚持以制度抓管理,以创新抓服务,以纪律做保证,进一步强化窗口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便民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确保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一、建设窗口“硬环境”,打造阳光户籍窗口。一是升级基础设施,设置办公区、等候区、信息采集区、档案管理区、群众休闲区,在服务大厅设置叫号机、便民椅、饮水机、雨伞等基础设施,满足群众的日常需要;二是深化警务公开,坚持程序“透明化”,户籍窗口在显著位置公布户籍民警照片、姓名、职务、警号、联系电话。统一制作公开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批准机关,办理程序和时限,最新便民利民措施,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微博微信公布户籍业务咨询电话,极大方便了群众办理户籍业务。
二、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户籍业务“瘦身”行动。
为全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改革实效,切实落实“最多跑一次”服务,坚持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理户口责任制,旗内因住址变动,实行户口迁移“全旗通”、“一站式”服务。实行“受理+审批”一门办理,实现了集受理、审批一条龙、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一是简化办理程序,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凡符合条件,辅助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须补全的材料后,群众可先行办理后续补全资料。二是缩短办理时间,压缩办理期限。凡一次能办理的,坚决不让群众跑第二次,凡当场能够办理的,坚决不让群众等待。户籍业务权限下放各派出所,盟外迁入业务归口户政大厅统一审批,深入推进实施29项户籍管理便民利民新举措,大力推动户籍管理服务深层 次改革。
三、畅通“绿色通道”,推进便民利民常态化。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办证大厅为急需用证的学生、高中考考生和广大人民群众开设办理居民身份证“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群众可以通过居民身份证 “绿色通道”,享受优先受理、优先上传信息、优先制证服务,确保及时领取证件;急需用证的,当日制发临时居民身份证。节假日提供预约服务,群众可以通过电话服务,提前预约办理身份证的时间。实行居民身份证首次办理免费。推行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业务,凡离开原户口所在地在我旗就业、就学、居住的外省(市)居民,可凭本地居住证明,在公安局办证大厅或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户籍室就近办理异地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业务。
四、需求化服务为导向,搭建服务“彩虹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精神,着力解决户籍业务办理存在的“赌点”问题,一是户政大厅在办理户籍业务时一律取消办事群众提供各类证明材料的复印件,手持原件即可办理,需要复印免收费用。二是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免收工本费,同时推行身份证照片“多拍优选”服务模式,自动调节灯光,拍摄3幅照片,群众可以从中挑选最满意的照片作为个人身份证照片,服务群众更贴心,更富人性化。三是健全考评管理机制,窗口一律安装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记录、全景式监督,每月对民警差错率、群众反馈不满意数进行通报,评选优秀户籍标兵;对服务评议系统上基本满意、不满意的申请人逐一回访,及时查找短板和不足。
2020年,共受理本地身份证4175张,其中快证928张;全区异地证274张,其中快证80人;全国异地证46张;临时身份证580人,居住证686张,出生入户688人,死亡注销371人,盟外迁入407人,盟外迁出732人,删除重复户口52人,补录户口5人,项目变更124人。为困难家庭的4名儿童进行上门服务,帮助其做亲子鉴定及办理其他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