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乌珠穆沁旗深入推进平安东乌建设过程中,针对牧区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每个党员中心户辐射半径15公里左右为服务区域,采取化整为零、长线组织、短线管理的方式,通过在每个嘎查设置4-5个综治“乌日特”(驿站),发挥户主熟悉辖区情况、联系牧户方便的优势,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社会管理,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综治服务。“点”上建立责任区,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寻访等形式,及时排查发现基层矛盾纠纷、社情民意、安全隐患等,协助司法所、派出所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线”上筑起防护墙,以邻近的党员中心户为端点,整合片区内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嘎查后备干部、嘎查“两委”成员等力量兼任网格员,协助边境派出所、边防连队等定期开展护畜巡边踏查,维护边境地区安宁;“面”上组建联防队,充分发挥驻地军、警、民、企群防群治力量,全面做好牧区治安防控工作,维护边疆牧区和谐稳定。目前,全旗共设立219个综治乌日特,实现常住牧区人口联系服务全覆盖。据统计,每个综治乌日特平均每年协助调解矛盾纠纷110多件,开展代办证照、政策咨询等服务280多件次。
(2)探索推行草原110、蒙古包哨所、“牧民哨兵”、红色堡垒户、综治“乌日特”(驿站)等举措,联合党建打造功能型党支部,夯实联防联控和双拥共建基础……近年来,东乌旗党政军警民携手并肩,共同守边、护边、固边、稳边,织起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的“三道防线东乌珠穆沁旗坚持把边境牧区军警民融合发展作为强化边境稳控的有力途径,积极探索军地共建模式,建立以苏木镇党委为主体,驻地军警部队、嘎查社区、驻地企业共筑共建的非建制性联合党委,并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建、互惠双赢”原则,积极开展矛盾化解、扶贫助困、护边维稳以及民间借贷整顿等工作,构建出联系沟通无障碍、管理服务无盲点的边疆地区服务网,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切实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边疆和睦的大好形势得到不断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