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8年)

发布日期:2018-02-26 19:18

东乌旗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材料(九)

  政府工作报告

  —— 2018年1月7日在东乌旗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旗人民政府代旗长  李永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旗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盟委、行署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积极应对新挑战,主动顺应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补短板、保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第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致力赶超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坚持稳中有进的工作主基调,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04亿元和15.6万元,年均增长12.8%和5.5%,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百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实现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76亿元,财政收入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提升。实施各类建设项目221项,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2项,京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较前五年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亿元,年均增长10.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71元和27836元,年均增长9.4%和10.8%,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0年位居全区牧业旗县之首。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累计引进到位资金290亿元。

  ——五年来,我们致力转型升级,产业层次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4.2:73:12.8演进为16.5∶66.8∶16.7,转型升级成效初显。畜牧业持续提质增效。着力抓好乌珠穆沁羊提纯复壮,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乌珠穆沁羊”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名录。“减羊增牛”战略深入实施,成功打造乌兰图嘎、白音乌拉两处纯种安格斯牛繁育基地。积极发展马产业,“乌珠穆沁黄骠马”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功注册。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盟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家,专业养殖大户达到200户,家庭牧场达到423户,专业合作社达到270个,建设标准化活畜交易市场3处。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着力推动金属采选冶炼、煤炭综合利用、油气开发、肉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转型发展,工业占三次产业比重连续五年稳定在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工业增加值达到58.2亿元,年均增长13.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成为自治区“双百亿”重点培育建设的工业园区和“锡赤通”经济带重点打造的六个园区之一。畜产品加工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游客接待量由32.8万人次增至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3亿元增至13亿元,被确定为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旗。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成功入驻,孵化本土电商企业27家,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示范旗。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1亿元和26亿元,年均增长7.2%和7.6%。公路铁路货运量分别达到4615万吨和4926万吨,年均增长9%和44.7%。

  ——五年来,我们致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拓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启动深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改革的同时,突出抓好“三项重点改革”任务,累计形成改革成果881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9项,精简幅度达15.7%。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44.6%和63%。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新组建5个政府工作部门。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改革,顺利完成“营改增”工作,为纳税人减负3800多万元。深入开展牧区和社会领域改革,草牧场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探索形成的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试点改革工作方法,被自治区民政厅在全区系统内推广学习。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明确为沿边重点地区,并成为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投入近3亿元,启动实施了电子口岸、牧草熏蒸库等重点项目。口岸国际物流园区获批,饲草进口实现常态化,动物皮张和洗净羊绒首次实现进口,口岸贸易日趋多元。积极推行“三互”大通关改革,企业通关效率和费用分别提高和减少了50%。积极推动并主动参与“3+3”合作会议,与蒙古国东部三省和赤峰、通辽等地区的合作往来进一步密切。进出口货物历史性突破百万吨大关,累计达到617.9万吨,进出口总额36亿美元,上缴关税13.7亿元,分别增长145%、497%和50%。

  ——五年来,我们致力基础建设,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手并重,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宜居宜业水平快速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初步划定生态红线3.3万平方公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成自然资源资产底账立档工作,强化了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责任。成功实施生态建设“四大工程”,草原和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分别达到178万亩和62.5万亩,发放生态补奖资金6.29亿元。推进和谐矿区建设,投入1.9亿元进行矿区环境治理,完成治理面积10.5万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巴彦乌拉至珠恩嘎达布其、珠斯花至珠恩嘎达布其两条铁路建成运营,全旗铁路总里程达到457公里,南达锦州港和大连港、北通蒙古国的亚欧铁路大通道初步成型。国道306线乌里雅斯太至珠恩嘎达布其段和国道331线宝格达山至阿尔诺尔布敦段开工建设,新改建牧区沥青(水泥)路64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533公里。机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新建和改建110千伏变电站6座、输电线路478公里,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覆盖全旗。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建成第二水厂,牧区新打水源井739眼,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通信通讯取得长足发展,通信光缆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全境通讯信号覆盖率达90%。城乡品质大幅提升。累计投入近10亿元,实施了城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道路拓宽、亮化绿化、供热供水、棚户区改造等城镇功能提升工程,新建居民小区40个,新(改、扩)建广场公园11处、铺设地下管网82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2975户,道路铺装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15.3%,城镇化率达到54%,荣获“国家级卫生县城”称号。累计投入2.3亿元,实施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对苏木镇场所在地实施禁牧,拆除危旧土房、残垣断壁,修缮庭院、硬化街巷,使牧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五年来,我们致力改善民生,群众福祉日益增进。坚持民生优先、保障到位,财政用于民生社会事业支出达52.2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3%,年均增长7.9%。民生实事得到落实。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累计投入7.46亿元,完成了57个嘎查、10个苏木镇场所在地和23个浩特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累计投入1.26亿元,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等一批教育项目,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认定。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45%,较2012年提高8.14个百分点。发放各类助学金9257万元,惠及学生9.6万人次。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旗医院建成投运,并被确定为全区医疗机构联合体成员;新(改、扩)建基层卫生院9所,建设标准化嘎查卫生室25所,牧区“三个结合”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搭建成型。着力解决住房难问题,建成保障性住房467套。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800多万元,使2398人实现稳定脱贫。启动实施“20+10”大学生创业就业示范工程,建成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登记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累计安置城乡就业1.15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5亿元。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档扩面工作,参保人数达到2.4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和牧区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达到100%。城乡最低保障标准由500元提高到730元,累计发放低保金1.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1万人次。新建敬老养老场所5处,特困救助供养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至1350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着力打造“四季乌珠穆沁”文化品牌,成功承办全区蒙古族冬季服饰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勒勒车制作技艺、祝赞词等1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国际蒙古搏克金腰带争霸赛等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运。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建成畜产品科技研发中心,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创新局面,宗教领域保持和谐稳定。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就,外事、侨务、档案、气象、防火、地震、人防、地方志等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

  ——五年来,我们致力勤政务实,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级配套实施细则。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整治“四风”和庸懒散等突出问题,政风进一步转变。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公共资金和国有资源监管更加严格。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六五”普法顺利完成,“七五”普法启动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得到落实。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运行和便民服务措施,政府工作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推进政府绩效管理考核,强化督查督办、问责问效,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76件、政协委员提案169件,办复率达100%。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既经历了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艰辛,承受了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阵痛,同时也收获了城乡面貌巨变、民生全面提质的硕果。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启示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须把抢抓机遇、推动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抓建设;必须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发展;必须把团结实干、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集中精力抓落实,狠下功夫求实效;必须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最大责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必须把改进作风、勤政廉洁作为政府工作的执政底线,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旗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拼搏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东乌旗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我国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清醒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准确研判发展形势,科学谋划发展未来。当前,我旗欠发达的基本旗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比重高,非资源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经济增长动力不强;畜牧业传统动能减弱,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供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目标任重道远;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发展支撑保障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与全国、全区、全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等等。但是,综合研判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旗仍将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首先,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我旗作为中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其次,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彰显磅礴力量,效益日渐显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等政策进一步强化,都将给我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一系列发展战略,非常符合我们的旗情,必将助推我旗基础设施改善、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第四,我旗自然资源富集,这是我们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同时更应看到,当前全旗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心情更加迫切,这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直面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挑战,科学研判形势,紧跟国家、自治区和全盟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契合我旗发展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补强弱项、补齐短板,奋力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跨越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二、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

  按照旗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五大理念”,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和“三个攻坚战”,坚守“三条底线”,统筹“四化同步”,力促“三产融合”,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做强做细一产、做大做优二产、做活做特三产,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东乌旗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美丽、幸福。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打造全国新牧区建设示范地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全国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胜地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到2020年,与全国、全区、全盟同步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1%以上,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7.5%左右。

  为确保以上目标得以实现,今后五年,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体系。畜牧业是我旗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我们要以增加牧民收入为核心,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扎实推进“四阵”建设,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加快推动畜牧业大旗向畜牧业强旗的转型升级。

  一是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施“乌阵”肉羊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打造“乌珠穆沁肉羊”品牌,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积极探索1个牧户与100个中高端消费家庭对接的“1+100”等直销模式,逐步实现优质优价,做强肉羊产业。实施“牛阵”肉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1处纯种西门塔尔种牛繁育基地,进一步夯实西门塔尔牛养殖基础的同时,大力引进繁育以安格斯牛为主的中高端肉牛,形成优质肉牛资源比较优势,培育占居未来中高端市场的朝阳产业。实施“马阵”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蒙德源”马肉加工厂投产运营,运用好“乌珠穆沁黄骠马”品牌,与文化旅游、养生医疗、采风摄影、马术演艺、休闲养殖相结合,充分挖掘马文化潜力。实施地方畜种资源保护工程,持续抓好乌珠穆沁白绒山羊、蒙古马、蒙古牛、双峰驼等地方畜种资源保种工作。到2022年,日历年度牲畜存栏规模严格控制在170万头只以内,其中乌珠穆沁肉羊存栏量保持在150万只以内、优质肉牛存栏量突破10万头、蒙古马存栏量保持在5万匹以内。同时,积极推进畜牧业“接二连三”,充分利用“生态+”、“旅游+”等新型经营模式,发展观光旅游畜牧业,促进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加快提升综合生产性能。大力推行“十化”养殖和“放牧+补饲”提前出栏模式,探索建立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制度体系,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能。到2022年,出栏加工周期力争延长到6个月。加快提升个体生产性能。抓好乌珠穆沁羊育种场提升工程、种公羊集中管理和标准化畜群建设,加大多肋骨多脊椎乌珠穆沁羊的选育力度,进一步提升乌珠穆沁羊的品质;抓好肉牛畜群结构调整,探索建立种公牛集中调配制度和肉牛冬季集中饲养模式,着力提高能繁母牛比重和繁成率,提高肉牛生产效能;优化马群结构,探索延长马奶生产周期的饲养管理模式,开发马奶和马肉产品,提高蒙古马生产效能。到2022年,力争多肋骨多脊椎乌珠穆沁羊比重达到90%、肉牛繁成率达到80%以上、马奶生产周期延长2个月。加快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积极推进“智慧牧业”,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畜产品研发和利用,加大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探索建立全产业链视频监控、追溯监管、安全监理“三大”系统,持续抓好“三品一标”认证,着力提升“乌珠穆沁”畜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到2022年,力争建设智慧牧场200户。加快提升畜牧业机械化程度。积极落实畜牧业机械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机械推广普及力度,鼓励支持畜牧业适用机械研发制造,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到2022年,畜牧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0%。加快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建立饲草料储备库,完善饲草料储备制度,为畜牧业提供最基础保障的同时,突出抓好防火、防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草原森林火灾和动物疫情。

  三是构建现代畜牧业经营体系。着力转变传统生产经营理念。开展适应现代畜牧业经营理念主题宣传活动,落实好“草原英才”、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培育新时代牧民和乡土人才,攻坚“不会经营”和“经营不好”的顽症。着力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进“四个整合”工作力度,鼓励草牧场合理有序流转,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到2022年,力争培育规范牧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新建“家庭牧场+智慧牧业+旅游”的庄园式牧场500户以上。着力培育经营市场主体。大力引进营销型龙头企业,扶持规范现有活畜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经营乌珠穆沁品牌餐饮、肉食品直销或连锁店,积极推进“互联网+畜牧业”发展模式。到2022年,直销终端市场牲畜力争达到50万头只以上。着力建立完善利益联结。积极推动优势畜牧业资源与企业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高度融合,构建龙头企业牵引、牧民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组织链条,形成企业与牧民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到2022年,牲畜订单式出栏比例达到80%以上。着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稳妥组建“牧阵”社会化服务实体公司,鼓励整合洗羊剪毛、打草运输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为畜牧业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生活服务。

  (二)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是我旗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全力抓投资、上项目、保运行,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到2022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其中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20家以上。

  一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突出抓好“金属采选冶炼、煤炭清洁综合利用、油气循环开发利用、绿色畜产品精深加工”等四个传统优势产业。推动金属产业延伸升级,重点发展铅、锌等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业和金、银、钨、钼等贵金属稀有金属回收延伸产业,积极推动铅冶炼项目投产,新上花脑特、乌兰陶勒盖东矿区、1017高地、都格尔林、布彦阿林等多金属矿采选项目,全力推进迪彦钦阿木、昌图锡力锰矿实现开发。科学发展煤化工产业,加快乌尼特煤田开发进度,积极推进农乃庙煤田实现开发,重点实施好京能褐煤热解分级综合利用和东乌旗煤制尿素两个项目,力争2019年建成投产。促进油气产业提升产能,立足华油、宏博、中康等石油开发项目,搞好协调服务,提升综合效益的同时,着力扩大境外石油进口规模,实现落地监管和铁路运输。推动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扶持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优势资源整合,淘汰低水平和落后产能,朝着大企业、集团化方向迈进。到2022年,金属新增日采选能力达到6万吨,煤炭年产能达到500万吨以上,石油年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争取自治区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基金支持,落实好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蒙中医药、生物科技”等四个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新能源指标,做好“追风逐日”和“就地转化”文章,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主动融入大数据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智慧牧业、智慧安全、智慧城镇、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应用示范工程。依托我旗及毗邻地区丰富的药材资源,制定扶持政策,抓好招商引资,努力打造蒙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推动蒙中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傲嫩”、悦艺等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推动生物和健康产品产业发展。到2022年,围绕上述四个新兴产业,力争每年引进1—2个项目。

  三是全力抓投资上项目。发挥好投资在稳增长、促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认真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效释放社会投资潜能的同时,不断加大“向外跑”的力度,持续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和品牌推介活动,确保每年引进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谋划和推进项目作为“第一抓手”,立足发挥优势、着眼补齐短板、围绕转型升级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格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同时,按照构建“一区三园”发展思路,设立“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逐步搬迁城区内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主导产业的聚集区、旗域经济的增长极。

  (三)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是我旗优化结构、繁荣市场、促进就业的重点领域。我们要促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的同时,重点抓好“旅游、电商、物流、金融”等四个新兴服务业,繁荣发展中小微企业。到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一是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业。按照“三带、六区、一个中心、四个节点、三个露营地、两条环线”的发展布局,努力打造草原生态旅游胜地。加大旅游开发力度,重点打造珠恩嘎达布其、额吉淖尔、乌里雅斯太山旅游景区,抓好“牧人之家”旅游景点,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整体功能。强化“大旅游”理念,加强与蒙古国东部三省、京津冀地区和锡林浩特、乌拉盖、西乌旗、克什克腾旗等周边地区的旅游营销、线路延伸和产品开发合作。创建旅游品牌,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网站,做好专业化、精准化营销,打响“四季乌珠穆沁”形象品牌。抓好旅游服务,在重点旅游区域建设定点旅游购物中心、特色街区和专营店,组织编排和制作一批具有草原文化气息的歌舞汇演节目。提升接待能力,启动实施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娱乐场所、宾馆酒店、旅游交通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发展“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业与牧业、林业、口岸、文体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以健康休闲、体验牧人生活为主题,发展具有草原和民族特色的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体验猎奇等特色旅游业态。到2022年,建成乌里雅斯太山等3A、4A、5A级景区各一处,乌珠穆沁部落等标准化牧家乐旅游点50个以上,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

  二是加快发展电商物流业。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电商平台建设,扶持肉食品、奶食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地方特色商品经营主体开设网店,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电商发展服务体系,提升牧区电商应用水平,鼓励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的全面对接融合。到2022年,力争培育发展1—2个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化地方特色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平台。着力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建设口岸国际物流园区,吸引知名仓储、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倾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和自治区中部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支持物流企业建立符合我旗电商发展需求的配送体系,探索仓储一体、冷链物流等新型配送模式,推动发展“互联网+物流”。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逐步推进物流企业业务向基层牧区延伸。到2022年,物流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要达到13%以上,快递服务覆盖所有苏木镇场和重点嘎查社区。

  三是积极推进金融保险业。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培育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重点抓好助牧金融,落实好支持牧区金融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苏木镇场延伸网点,加快开发能够满足“三牧”新需求的金融产品。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把更多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引导向牧区,逐步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探索建立畜牧业自然灾害保险机制和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制度,让保险为畜牧业发展撑起“保护伞”、注入“稳定剂”。深入开展算账理财、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帮助牧民提高科学理财、适度借贷和风险辨别能力。规范牧区民间借贷,严厉打击和整治“高利贷”行为,发展普惠金融,满足牧民生产生活信贷需求。到2022年,力争再引进1家金融机构,新增10个以上服务网点。

  (四)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创新是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动力之要。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依靠创新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把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抓在手上,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进程。切实抓好“三项重点改革”任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抓紧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创新同俄蒙的开放合作机制。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科学配置政府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职责。深化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三权分置”,引导草牧场有序流转,推动牧区集体产权改革,保障牧民财产权益,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力争用3—5年时间将政府债务率降到合理水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工商注册多证合一,充分发挥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系统的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非公经济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到2022年,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70%以上。

  二是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主动对接蒙古国“发展之路”倡议,按照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的目标定位,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中蒙博览会和中蒙“3+3”合作会议,切实办好“珠恩嘎达布其中蒙经贸合作洽谈会”,有效对接发展战略和优先合作领域。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启动铁路口岸建设,协调推进珠恩嘎达布其至西乌日特、乔巴山等重点跨境公路、铁路项目“十三五”内开工。加快推进珠恩嘎达布其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修建客货通道,抓好“三互”大通关改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扩大原油、矿石、饲草、活畜的进口规模,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巩固提升与蒙古国东部三省和我旗毗邻地区的友好关系,多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扩大人员往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到2022年,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年均增长9%,进出口货值年均增长11%。

  三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作用,加强与国家肉类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合作。推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在生态草业发展、优良畜种培育扩繁、骨血脏器生物提取、蒙医蒙药研制、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扶持中小企业围绕单项技术进行原创性研发,督促现有工矿企业改进工艺流程。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合作、股权激励、咨询兼职等形式,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

  (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我旗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我们要积极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交通、水利、电网、通信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下大气力补齐“短板”。

  一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牧业牧区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牧业牧区现代化。围绕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牧区产业发展,畜牧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引导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牧区流动。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和政策法规教育,常态化抓好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营造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鼓励以苏木镇或嘎查为单位,订立和遵守文明公约,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加强和创新牧区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牧区各类人才在牧区治理中的作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机制。加强牧区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牧业、爱牧区、爱牧民的“三牧”工作队伍。千方百计增加牧民牧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到2022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创建25个小康示范嘎查,每年抓好2个苏木镇场所在地人居环境治理。

  二是积极打造品质城镇。全力抓好各苏木镇场所在地建设,实施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城镇容貌改造和以“水、路、气、暖、房”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到2022年,在打造“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品质城镇上走进自治区前列。突出抓好乌里雅斯太镇建设,精心打造敖包山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城镇居民休闲娱乐健身区域,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专业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启动实施燃气管道工程,让城镇居民用上安全、优质的燃气。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利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旗棚改率达到80%。下大力气改造老旧小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重点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坚决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持续开展城镇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城镇供热、小区物业、环境卫生、车辆停放、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抓好国家级卫生城镇、自治区级文明城镇“两城”同创共建,搭建“智慧城镇”数字化管理平台。

  三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抓好重点铁路连接线和园区、矿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锡林浩特运输通道,推进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锦州港铁路通道全线贯通,尽快形成内联外通的通疆达海通道;抓好境内国道306、331线和省道221、312线以及边防公路、通嘎查公路的改造升级,构建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公路网络,到2022年,公路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以上,主要出旗通道和口岸实现高等级公路连通,旗府到各苏木镇场通二级公路,嘎查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东乌旗民用机场力争2021年建成投运。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供水和口岸供水工程,继续抓好牧区改水工程,有效解决工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加快电力设施建设步伐,着力加大变电站和主干线路升级改造,提升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宽带东乌、数字东乌”工程,加强牧区宽带和通讯设施建设,实施好电信普遍服务工程,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下大力气破除牧区通信盲点。

  (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草原是我旗最宝贵的资源,绿色是我旗最亮丽的底色,生态安全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收获金山银山。我们要本着对草原生态、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好生态保护底线,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在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方面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约束和激励并举、可操作、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推动草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在全区前列。严格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严格执行禁牧、草畜平衡制度和天然草原载畜量核定标准,继续推行休牧、划区轮牧。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规范管理,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草原生态领域违法行为,规范审批草原征占用手续,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监管体制机制。加大草原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实施草原生态监测监管智能化全覆盖项目,提升生态保护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大建设力度。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要求,抓好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探索建立草甸草原涵养水源生态功能区、隐域性草原类型重点保护区和广域草原类型合理利用区。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着手推动乌珠穆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或保护区建设,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和沙地、湿地、水系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乌珠穆沁沙地、乌拉盖湿地、乃林郭勒流域综合治理和宝格达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进一步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切实抓好宝格达乌拉国家森林公园保护与建设,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的林权管理体系。到2022年,草原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以上。

  三是抓好综合治理。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严把项目建设环评关,将各类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通过改造棚户区、淘汰不达标燃煤锅炉、推广集中供热供气等举措,重点改善旗所在地冬季空气质量,让天变得更蓝。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河流水系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阶梯水价,促进全民节水。强化土地污染管控和修复,抓好和谐矿区建设,推进无主矿区复垦、在期矿山排土场绿化等工作的同时,加大矿业权整合力度,建立合理有序的退出机制。

  (七)统筹抓好民生工作。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祖国北疆安宁永驻。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和底线任务,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持续发力,把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环境,促进高校毕业生、适龄就业群体、转移进城牧民、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群体多渠道实现就业。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到202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7%以内。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2022年,使各类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位居自治区旗县市区前列。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农牧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劳有所得”目标。着力抓好住房保障工作,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进一步加大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统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对孤寡老人、大病困难患者、贫困学生等各类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实现“弱有所扶”目标。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1处规模适度、功能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场所,实现“老有所养”目标。

  二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普及学前教育、不断巩固义务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兼顾发展特殊教育,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苏木镇幼儿园配套设施,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提升民族职业中专办学水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扎实推进名校名师工程,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到2022年,整体教育办学质量、管理水平走进全盟先进行列,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目标。着力打造“健康东乌”,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牧区“三个结合”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鼓励和规范社会办医行为。建立健全重大疾病外出就诊咨询服务平台、远程诊疗服务平台和政府援助机制。新建蒙医医院,推进蒙药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发展蒙医传统特色医疗,推动蒙医事业快速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到2022年,每千人医疗床位数达到5张,城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实现“病有所医”目标。围绕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突出抓好五大文化工程,着力建设文化强旗。实施文明提升工程,以创建文明城镇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突出抓好旗乌兰牧骑和业余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办好“乌兰牧骑艺术节”,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作品。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充分发挥“四季乌珠穆沁”文化品牌影响力,着力打造“长调故乡、搏克摇篮、服饰之都、游牧胜地、生态乐园”文化精品。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不断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培育发展草原那达慕、民族服饰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特色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乌珠穆沁博物馆功能,鼓励支持“传习所”建设,突出抓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重视和支持足球运动发展,持续建设和逐步开放各类体育场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法治东乌建设,认真实施“七五”普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推进“平安东乌”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抓好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和“5+X”维稳信息研判会商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隐患纠纷。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和信访终结制度,依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三、2018年政府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和7.0%左右。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全旗上下的共同努力,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项目扩投资,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0项,完成投资42亿元。加快办理京能褐煤热解分级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变更手续,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加快推进东乌旗煤制尿素项目整合重组,力争上半年完成嫁接转让,年内实现投资续建;积极推进花脑特多金属采选项目,力争10月份投产;加快办理乌兰陶勒盖东矿区、1017高地等金属采选项目前期手续,力争年内实现探转采。二是加强企业运行调度。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和监测调度,完善“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切实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年内完成融冠矿业尾矿库建设,推进锡林矿业深度探矿,支持山金阿尔哈达扩大采矿能力,督促现有选厂满负荷生产;加大华油、宏博、中康三家石油企业开采力度,年内新增油井70眼,生产原油30万吨。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努力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抓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年内力争引进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

  (二)调结构促升级,积极主动优化产业层次。一是抓好现代畜牧业发展。巩固乌兰图嘎、白音乌拉安格斯牛繁育基地建设成果,重点推动西门塔尔牛繁育基地和牛阵示范基地建设,年内引进繁育优质良种肉牛1万头以上。进一步完善羊肉全产业链可追溯平台建设,紧盯高端羊肉产品市场,抓好品牌宣传。积极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建设区域性活畜交易市场和畜产品专业市场,年内培育家庭牧场200户以上,规范壮大合作社10个。积极推进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重组,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争创全国农畜产品安全示范旗,将乌珠穆沁游牧文化申报为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支持现有矿山企业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重点抓好煤炭企业转型升级,规范整顿阿木古楞等煤矿企业,加快乌尼特煤田开发进度,推动蒙能乌尼特2×66万千瓦火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乌拉盖河矿业整合重组,推动农乃庙煤田总规获批。积极推进“一区三园”建设,抓好工业园区和畜产园区提档升级,年内完成污水处理、固废渣场等配套工程。三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抓好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推动电商物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好旅游业,重点打造珠恩嘎达布其、额吉淖尔、乌里雅斯太山旅游景区和“牧人之家”旅游景点,着力建设乌里雅斯太镇—乃林郭勒—宝格达乌拉森林公园—阿尔山市的境内旅游线路和乌里雅斯太镇—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蒙古国苏赫巴托省的跨境旅游线路。年内,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达到13.5亿元。

  (三)抓改革促开放,持续激发发展活力动力。一是抓好各领域改革。承接好上级各项改革任务的同时,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快推进工商注册“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年内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消化存量债务。如期完成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二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推进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规划编报和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抓好口岸国际物流园区三通一平、联检区功能提升、客货分流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推进“三互”大通关改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推进ATA单证册通行业务,提升通关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宽出入境业务,争取成为粮食和肉类进口指定口岸。积极参与中蒙博览会和中蒙“3+3”等合作交流活动,融入“锡赤通”地区协同发展。年内,口岸过货量达到150万吨,进出口货值达到11亿美元。三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释放微观主体活力。

  (四)重生态强保障,坚决守住生态良好底线。一是抓好制度机制。全力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过错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制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考核办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评考核工作。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方案》各项任务,加强河流水系保护。二是抓好治理建设。狠抓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巩固加强矿山治理,年内治理矿区环境3000亩以上。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实施好生态补奖、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年内,全面完成草原确权登记工作,落实草原生态补奖资金2.17亿元。三是抓好监管执法。建立协调联动常态化综合执法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从严加强草原生态执法监管,确保禁牧、草畜平衡、打草场轮刈等制度落到实处,坚决遏制非法开垦、乱采乱挖等破坏草原行为。严把征占用生态资源准入关,做好重大项目审批的前置审核工作,全面规范红线范围内企业征占用行为,加大自然保护区内探矿权、采矿权清退力度。

  (五)补短板蓄后劲,着力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加快推进国道331线宝格达山至阿尔诺尔布敦段、国道306线乌里雅斯太至珠恩嘎达布其段公路建设,确保国道331线乌里雅斯太至额吉淖尔段、省道221线额吉淖尔至五间房段年内开工。积极推进巴珠铁路与嘎达布其物流园区铁路连接线,力争6月份开工建设。突出抓好机场项目,年内完成立项、可研、总规批复等各项前期手续。继续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年内新增10千伏线路140公里,为130户牧民接入网电。切实抓好园区供水和防洪坝工程,牧区新打水源井100眼、安装改水设备200套。新建通讯基站8个,进一步提高通讯信号覆盖率。二是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年内投入11.5亿元,实施美化绿化、市政环卫、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7大领域城镇功能优化工程,启动建设乌珠穆沁草原生态博物馆,完成2处生态公园续建工作,改造棚户区2000户,重点抓好物业管理、城镇供暖等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城镇管理办法,切实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着手搭建“智慧城镇”平台,进一步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三是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提升牧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做好各苏木镇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特色小镇,尽快完成嘎达布其镇国家级特色小镇申报工作,争取纳入全国第三批特色小镇。启动实施苏木镇场小公寓、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活动室建设等“六小”工程,着力改善基层工作学习生活条件。

  (六)抓统筹惠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突出抓好扶贫工作,在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分类扶持上持续用力,组织实施好“三到村三到户”等扶贫项目,重点开展健康扶贫,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年内,巩固提高建档立卡及边缘户102户、420人。千方百计促进创业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征集就业岗位5000个,城乡新增就业1000人。全面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保政策,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投入1.4亿元,启动实施乌里雅斯太幼儿园、蒙古中学教学楼、蒙古族第二小学食堂等新建工程,加快推进民族职业中专、第二小学、第二中学教学楼及综合高中体育场馆等续建工程。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年内完成妇幼保健院、蒙医医院制剂室和3个苏木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积极申报国家级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突出抓好乌兰牧骑队伍建设,继续举办“消夏之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活动,加大文艺精品创作、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发展民族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重点抓好校园足球工作。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抓好缉枪治爆、打击“黄赌毒”等15项平安创建专项行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建设担当有为的人民政府

  新一届政府要按照建设担当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坚持科学理政,建设担当政府。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不回避矛盾,不推诿扯皮,不患得患失。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替负责者负责,树立“靠担当推动实干、靠实干取得业绩、靠业绩体现作为”的价值取向。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强化工作调度和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大政务督查和行政问责力度。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切实将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依法接受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和监察,主动加强同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水平。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三)坚持务实施政,建设服务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建设服务政府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和服务承诺制,着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特别是全面推行和细化“双随机、一公开”模式,推进综合监管,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启动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提供渠道多样、简便易用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不断提升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紧盯行政审批、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盟委、行署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奋力开创东乌旗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东乌珠穆沁旗

上一篇:

下一篇:

政策文件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